首页 >> 财经 >> 股票 >> 行业新闻 >> 正文
  • 海尔保险疑非法获取个人信息 频扰海尔电器客户

  • 时间:2011-12-26 新闻来源: 新北青网
  •   经济导报记者 庄会晓

      在信息能创造利益的时代,个人信息的“共享”给某些企业带来机遇,但不厌其烦的电话促销等也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

      近日,很多购买了海尔电器的消费者向经济导报记者反映,他们接到了海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海尔保险”)一次次推销保险的电话,因此怀疑是海尔保险利用了大东家海尔集团售卖家电沉淀的客户群,“共享”了客户的信息。

      尽管海尔保险自身不以为然,但接受导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此行为侵犯了个人隐私权,涉嫌违法。

      海尔集团做靠山

      “自从去年9月份买了台海尔洗衣机后,就经常接到海尔保险打来的电话。”济南市消费者于先生近日对导报记者抱怨说,“非常执着,每个星期都得打个两三次,我怀疑是不是购买海尔家电时填写的信息遭泄露了。”

      据悉,海尔保险的前身是海尔纽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去年底与外资股东纽约人寿分手后,更名为海尔人寿。公司在今年3月完成了一次增资,增资后海尔集团和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分别持有海尔人寿70.76%、29.24%的股权。目前海尔保险新设的董事会中,海尔集团占据了7个席位中的4个,其余3个是两名日资股东代表和1名独立董事。

      导报记者了解到,海尔保险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张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尔电销渠道,其实是利用股东优势走差异化道路。因为海尔家电沉淀了一批客户,通过电销服务,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给海尔客户提供了一种增值服务。”他还提道,“从客户开发上来说,过去的客户开发名单是不做区分的,现在通过海尔内部细分的品牌来确定客户的分布,从而得到适合寿险营销的客户名单。”

      济南“白领”梁先生就是其所指的购买海尔家电沉淀的客户之一,他最近就备受海尔保险的困扰,“隔两天就接到促销保险的电话。电话开始先问我是不是购买过海尔冰箱和洗衣机,接着就向我推销保险,说一方面可以保障,一方面也可当做是理财,而且只要我同意购买,他们就可以派员工上门来办理保单。”

      针对消费者的质疑,23日,海尔保险上海总部的工作人员告诉导报记者:“海尔保险是海尔集团的下属公司,所以客户的资料皆是来自于购买海尔家电的客户群。”

      “信息共享”或违法

      “海尔保险利用海尔家电沉淀的客户群来推销保险,这很可能涉嫌违法。”全国律协宪法与人权委员会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轩25日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经查证海尔保险真的利用其关系企业的身份和提供服务过程中的便利而从海尔集团内部或从海尔家电获取客户个人信息,轻则侵犯个人隐私权构成民事违法,重则涉嫌构成《刑法修正案(七)》所规定的非法获取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李轩认为,像海尔保险与海尔集团这种相关联企业,无论是全资子公司关系还是控股子公司关系,相互之间都不能共享客户信息,因为客户提供个人信息时通常是被动的,而且是有特定用途的,经营者对其个人信息负有严格保密的义务。海尔集团或海尔家电若为客户提供同一产品后续服务时可以继续使用客户个人信息,但海尔集团旗下海尔保险用来推销保险这种新业务时是不能共享海尔集团持有的客户信息的,否则海尔集团或海尔家电可能涉嫌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海尔保险可能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时甚至可能触犯刑律构成单位犯罪。这些关联企业不仅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还可能因各自构成单位犯罪而被判处罚金,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可能分别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山东德义君达律师事务所彭延敏律师23日对导报记者说:“保险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推销保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违法的,这是侵犯个人隐私,在未经个人允许的情况下将信息泄露出去。”

      李轩说,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自我商业道德约束和行业自律建设,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保密义务;公民个人若发现类似行为可以去法院起诉或向行政主管部门投诉,认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立案侦查,以此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zgrd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