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内热点 >> 正文
  • 记忆可淡漠 但不会被清除 断头新闻何其多

  • 时间:2012-11-04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公众和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应有耐心、有韧性,努力坚持到事件水落石出;政府更要拿出诚意,不避风头、不怕麻烦,把热点新闻里爆出的问题查清楚,查彻底,及时给公众一个明白的、经得起围观的交待,并在制度上做出防范,不制造“断头新闻”,不要企图利用公众的遗忘,因为记忆不会被清除。

    舆论有压力,官员才有动力;监督要保温,热点事件才不会被雪藏,这样改革才能有盈科而进的平台,中国才能实现“日拱一卒”的进步。食品监管、建筑安全、官员问责、官员财产公开等大大小小的议题,都是这个理。

    众多媒体报道了延安市规划局对面2个违规楼盘之后,延安才“重视”违法建筑了。听说是还专门召开了治理会议,发了文件。就是这样,延安市规划局对面2个违规楼盘还在施工中。延安市规划局这些年成绩不小,养出了那么多的违法建筑。更值得称道的是,这些违法建筑,在延安市规划局的帮助下办理了手续,摇身之后又变成合法的楼盘。1

        延安的违法建筑“断头新闻”

        对于延安违法建筑,延安市规划局采取“养育”态度。媒体报道之后,仍然我行我素。媒体报道延安的违法建筑,从来都是“断头新闻”。

        新华社及众多媒体报道了延安市规划局对面2个违规楼盘之后,延安才“重视”违法建筑了。听说是还专门召开了治理会议,发了文件。就是这样,延安市规划局对面2个违规楼盘还在施工中。

        延安市规划局这些年成绩不小,养出了那么多的违法建筑。更值得称道的是,这些违法建筑,在延安市规划局的帮助下办理了手续,摇身之后又变成合法的楼盘。

    众多媒体报道了延安市规划局对面2个违规楼盘之后,延安才“重视”违法建筑了。听说是还专门召开了治理会议,发了文件。就是这样,延安市规划局对面2个违规楼盘还在施工中。延安市规划局这些年成绩不小,养出了那么多的违法建筑。更值得称道的是,这些违法建筑,在延安市规划局的帮助下办理了手续,摇身之后又变成合法的楼盘。2

        从艾继国到曹世斌局长,从师合林主管副市长到薛海涛主管副市长,莫不如此。因此,建议延安规划局只办手续,不必执法了。那执法的功能,没用。

        在两个月前,多举报了万花乡锁崖村六层和两层违法建筑之后,延安市整顿违法建筑办公室在举报一个月之后,才在电话里说他们去过了,但没有办法。

        之后,便没有音讯。接话者总是说,领导不在。该违法工程仍在施工中。

        近年来,从没有见到延安规划方面捣毁过一个违法楼盘。当然,也拆过几个违法建筑,只不过那些都是一般老百姓盖的房子,是弱势群体的。

    我们经常抱怨自己的健忘,但是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我们其实很难彻底忘记什么,只是一些细节可能无法重现,但在特定的场景下,记忆会被重新唤醒,这种感觉叫“似曾相识”。所以,以过去的两个多月来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热点新闻切换:从天津蓟县火灾到北京暴雨水灾,从哈尔滨塌桥事件,再到陕西“表哥”杨达才、涉嫌打空姐的方政委……往往是一个新闻的背景真相,还未得到充分披露,另一则新闻就占据了舆论中心,挤掉了“旧闻”的位子。公众目不暇接,时间稀释了我们对一起起个案的关注,有些本该给公众一个明确交待的新闻就此“断头”,没有下文。

    19日,新华社发表了题为《莫让舆论热点成为“断头新闻”》的评论,称:新热点的接踵而至,使“旧闻”成功摆脱了媒体和公众的视线,减轻了依法依规处置问责的压力,也就给涉事的单位和个人“暗度陈仓”提供了天然而又恶劣的掩体。

    正如心理学所揭示的那样,记忆并不会被清除,相反,这些“创伤性的记忆”会串联起来,正如苏丹红、染色馒头、三聚氰胺奶等这些本不关联的事件,一次次唤醒了我们对食品安全的痛苦记忆。更关键的是,“断头新闻”意味着没有清除制度病灶,今后问题难免复发,形成新的记忆,这样只会对政府公信、社会信任造成更大伤害。

    8·26延安特大车祸现场面带微笑的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被网友“人肉”出拥有多块名表。杨局长自辩称:5块名表均为个人合法收入购买;之后网友发现杨局长的一身都是宝,不仅发现了更多名表,还有疑似名牌眼镜、名牌皮带,这些消费一旦核实则明显超出了一个局长的合法收入水平。陕西省纪委曾安排人员进行调查,但之后就没了下文。

    另一方面,公众并没有忘记这个事,9月1日下午,大学生刘艳峰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向陕西省财政厅申请公开杨达才的2011年度工资。9月18日,陕西省财政厅办公室工作人员通知称:对其申请的内容已作出回复,并已通过特快专递的形式寄送。

    目前,还不能肯定陕西方面是否会向公众披露杨局长的收入;即便公示,也未必能解释“表哥”的消费是否源于其合法财产。但是,对热点事件“保温”,对焦点官员形成持续的监督压力,从而形成官民之间创造性的互动,这本身就是值得嘉许的,也是启动官员财产公开改革的可行路径。

    广州越秀区人武部政委方大国涉嫌在飞机上殴打空姐事件,也是这个道理。9月2日,方大国就开始接受检查,但事情至今没有下文。我们不希望看到新华社所说的涉事单位、个人躲在时间的掩体里“暗度陈仓”;那只会养痈遗患,导致问题不可收拾,大而言之更会丧失改革的时机。

    公众和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应有耐心、有韧性,努力坚持到事件水落石出;政府更要拿出诚意,不避风头、不怕麻烦,把热点新闻里爆出的问题查清楚,查彻底,及时给公众一个明白的、经得起围观的交待,并在制度上做出防范,不制造“断头新闻”,不要企图利用公众的遗忘,因为记忆不会被清除。

    舆论有压力,官员才有动力;监督要保温,热点事件才不会被雪藏,这样改革才能有盈科而进的平台,中国才能实现“日拱一卒”的进步。食品监管、建筑安全、官员问责、官员财产公开等大大小小的议题,都是这个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zgrd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