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人物 >> 正文
  • 叶建新:中国陶瓷文化与现代传播

  • 时间:2013-10-20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中国陶瓷文化与现代传播
    ——在“中国陶瓷文化创意与广电传媒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叶建新)
    各位领导、嘉宾:
    上午好!
    今天 “中国景德镇陶瓷博览会”在这里隆重开幕,首先请允许我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媒体及嘉宾表示诚挚的问候,并祝本届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主办方邀请我在论坛上做一次主题发言,由于我的双重身份,我执教于中国传媒大学,开辟了中国的美术传播领域,同时我从事陶瓷艺术创作,是北京市唯一的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因此,我想就“中国陶瓷文化与现代传播”谈几点看法。
    一、传统陶瓷文化的多重功能
    我国陶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甚至可以说“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郭沫若语)。瓷器自东汉时期发明以来,不仅对中国,也对世界的物质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华文化、中国文化影响力传播的重要的而又使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载体。
    远在张骞开辟“丝绸之路”起,中国的瓷器连同茶叶、丝绸一起,传播至西亚进而传播至世界。中国唐代瓷器“唐三彩”是中国盛唐气象的物质产品之一,它不仅受中国人喜爱,是中国艺术样式之一,而且深受异域他乡珍爱,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国文化影响力重要标志,它传播至日本,产生了“奈良三彩”,传播至西亚产生了“波斯三彩”。
    鉴真东渡日本,元代旅行家汪大渊足迹所至和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等所开辟的中国文化传播世界的“陶瓷之路”,中国的瓷器,连同中国其他的物品各种各类艺术品,传播至世界各国,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向往中国的生动形象的媒介。
    中国陶瓷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最有代表性,莫过于17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中国风物热”中,中国的瓷器在欧洲所受到的追捧和钟爱。在西方人——即英国人简维斯所著的《欧洲瓷器史》一书中,生动形象真实地描绘和记载了这一盛况。可以用比瓷器本身还贵重的金银器作底座来陈列来自中国的瓷器;可以用皇帝的卫队来换中国的瓷器;可以在欧洲各国的皇宫竞相建造瓷宫来收藏来自中国的瓷器;能否收藏中国的瓷器,是关系到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问题……就是欧洲瓷器的发明,也是因为受到中国瓷器制造技艺的启发和影响。
    中国陶瓷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而且体现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发展。
    二、陶瓷传播与打造国家软实力
    在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对外发生重大影响力的时期,一般都是中国国力强盛之时,汉唐宋元乃至明清,莫不如此,一旦国力衰落,也就难觅中国陶瓷昔日辉煌盛世的荣光。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尤其是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励精图治,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中国取得了让世人瞩目、国人骄傲的成绩,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要,中华民族正迎来伟大盛世初兴的历史。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还不够高,影响力还不够大,话语权还不断受到挑战,而且随着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民族文化,中国的价值观念,中国的思想,日益受到来自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日益受到西方思想的侵蚀,日益遭到同质化的撞击和影响。
    因此,如何提高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如何传播中国思想和文化;如何彰显民族文化的灵魂和魅力,如何保住民族文化的根脉,如何提高中国文化的话语权,是摆在当代中国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中国人需要作出回答和努力的问题。我们的“种”何在,我们的“根”何在?
    党和政府清晰而高瞻远瞩地看到这一问题,强调在全力打造硬实力的同时,高度重视打造国家的软实力。
    中国陶瓷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在打造国家软实力,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话语权,传播中国思想和价值观念方面,无疑有着独特的优势,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拓展陶瓷文化的现代传播方式
    陶瓷艺术作为传统艺术门类,长久以来,其大多是以一种收藏品和陈列品的面貌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普通人群接触艺术陶瓷,或在博物馆、展览馆欣赏到,隔着冷冰冰的防弹玻璃;或是坐在电视机前从“鉴宝”类的电视节目中浮光掠影地看到一些古陶瓷的魅影;又或是在网上浏览一些有关陶瓷的知识或图片。这些近乎静态的展示,已不再符合当代人接受艺术的方式。长此以往,陶瓷艺术只会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因此,陶瓷艺术传播的方式需要探索新的形式。
    10月9日,我在北京的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了一场个人艺术展,主要展出的是我近年来创作的中国画和水墨青花瓷作品。我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展览方式:让身着水墨青花旗袍的古典美女,以水墨画作为背景,坐在古典家具上,以各种典雅的姿态,手捧青花瓷作品展示在观众前。很多朋友对于这次展览的形式感到新奇,而这种形式源自我对艺术与生活的思考,或者说是,对中国画、陶瓷艺术与传统生活方式的关系的探索。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时常常会取材于生活,但创作出来的作品却与普通人的生活割裂开。我希望通过这种展览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艺术与生活方式,让传统艺术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使艺术品从高不可攀的展架上走进大家的生活。
    我们需要传播的对象,我们的观众、读者们已经生活在了一个充满3D的世界里,处处都是三维互动的空间。被动接受的时代早已远去,想要将艺术与生活割裂,就是与时代脱节。我们需要去思考受众喜好的接受方式,探索一些新的形式去解构和重塑传统艺术的展览、传播形式。
    我设想今后的展览还可以尝试加入更多的现代科技元素。比如,用4K超高清摄像机,把每件作品从创作开始,一直到创作完成的过程拍摄成一个个作品故事。在实际展出的时候,在实物旁播放,让观众了解每件作品的来龙去脉,并让观众把作品细如发丝的细节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用3D摄像机把每件参展作品拍摄一段互动体验视频,让观众戴上3D眼睛,就能体会虚拟三维青花瓷作品不同视觉角度的奇观效果:在作品旁安装互动多媒体展示装置,让观众不仅可以眼睛看,还可以动手在互动屏幕上放大,缩小作品的每个部位,看到每个细节;在展厅安置虚拟成像装置,将作品在各种不同场景下的摆放效果实时预览展示出来,等等。总之,从实际生活与文化的关系出发,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展示优势,全方位的把作品展示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体验非同凡响的视觉奇观。通过这些新颖的声、光、电立体互动方式,激发观众对陶瓷文化深入了解的兴趣,从而带动陶瓷文化的再繁荣。
    四、对当代陶瓷文化与传播的几点建议
    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作为陶瓷文化工作者,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我们要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将重振陶瓷文化的辉煌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一)打造陶瓷文化名片
    当前,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从国家文化战略层面上大家已经达成共识,即我们的文化要走出国门,形成世界影响力。但是,具体怎么走,却还是处在不断探索之中。我认为,将陶瓷文化打造为中华传统文化名片,是完全可以有作为的。中国素有“瓷之母国”的美誉,一谈到陶瓷,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的是China,即是中国,在世界许多地方,人们早已把陶瓷和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近代中国制瓷业并没有随官窑体制瓦解而衰落,而是将陶瓷的功能性更加强化,景德镇作为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的中心,在享有“瓷都”美名的同时,也肩负着复兴陶瓷文化艺术的重任。因此,打造中国文化名片的重中之重就是重塑景德镇的文化名片。如何争取陶瓷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名片,以及如何用现代传播理念和手段打造这座传统的制瓷古镇,形成新的文化渗透力与影响力,是我们今后要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建设国家级陶瓷文化展示平台
    当今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在前不久闭幕的2013年北京国际广播电视设备展上,新一代3D立体摄像机、4K超高清录制编辑系统成为展会的热点,想必在不久的将来,超高清活动画面的录制、编辑与传输将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流形态。而随着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提速,远程高速传输超大数据很快就要成为现实。4G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也已见端倪。可以说当今的文化环境,是一个由强势电子传媒主导的文化生态,没有进入这些媒体视野的文化艺术事象,很容易被大众遗忘而被时代抛弃。
    艺术陶瓷由于近些年在拍卖市场的持续活跃,经由新闻报道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但也仅局限于陶瓷艺术品的拍卖价格,那些动人的数字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焦点。高品位的陶瓷艺术专题片、陶瓷艺术纪录片、陶瓷历史文化纪录片、陶瓷名家专访等节目在电视荧屏上鲜有身影,和选秀娱乐节目相比可能只能算作百分比的个位数。充斥在网络上的,也多是碎片式的图文陶瓷介绍。被动接受的老旧传播模式使陶瓷艺术与大众生活存有不小的距离,发挥陶瓷艺术滋养当代人民群众艺术心灵的文化功能仅仅停留在一种美好的愿望。作为陶瓷艺术家,我们应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创作,不仅仅是自己作品的市场价格,更应该关心陶瓷艺术生态发展,各自为阵对于陶瓷文化传播没有太大意义,需要我们共同建设一个平台,齐心协力为陶瓷艺术在当代传媒环境下挣得一席之地。
    因此,我建议相关部门建设一个国家级的陶瓷文化传播平台:当代陶瓷艺术影像信息档案库。将当代有影响的陶瓷艺术家及其作品,用超高清和立体摄像机录制,制作成艺术家及作品影像档案,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网上展厅。此举意义在于不仅能让陶瓷爱好者在家中的电脑前就能欣赏到高端的陶瓷艺术作品,也为后世研究留下当今陶瓷艺术代表人物及作品更为详尽的影像资料。如果能建成,我想这将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此外,还可以考虑在新浪、腾讯微博、微信上打造当代陶瓷艺术微展厅,也可以将这些数据整合为APP供人们下载,制作陶瓷文化主题的游戏,利用当代年轻人最追捧的新媒体,定期推送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陶瓷艺术作品和陶瓷名家介绍。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传播渠道,传播陶瓷文化。
    作者:
          叶建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叶加贝: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助教。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zgrd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