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充电 >> 商学院 >> 正文
  • MBA带给中国管理者前所未有的思维方式

  • 时间:2011-11-03 新闻来源: 新北青网
  • MBA在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之初进入中国,20年来为中国企业的领导者打开了管理思维的另一扇窗,助推了中国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成长,加速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步伐。

    236所获批院校、33.3万学生,这是中国MBA教育用20年时间交出的成绩单。从最初完全不为人所知的洋玩意儿,到慢慢成为受人追捧的“香饽饽”,再到近年来随着质疑声而渐渐开始的思考与沉淀,MBA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近20年来的经济发展轨迹。

    1991年MBA教育落地中国之时,正是中国经济市场化和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那时的MBA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更多地停留在概念的认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中国企业产生了急待管理充电的渴求,这为MBA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热土。而进入21世纪之后,尤其是2007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可以说是给MBA浇了一盆冷水,使人们开始质疑西方那些先进的管理之术是否只是一堆华而不实的理论知识。

    其实在国外,像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杰弗里·普费福(Jeffrey Pfeffer)这样的管理学者也早对MBA提出了“重理论不重操作”的质疑,但从MBA在发源地美国的发展轨迹中可以发现,MBA教育也是在膨胀和质疑之中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并在美国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中国而言,情况亦是如此,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在MBA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问题,就全盘否定MBA教育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总的来说,MBA在中国功大于过。

    管理知识的传播

    MBA作为一门管理学科,19世纪末在美国诞生之初,并非有着明确的实际操作意义,所以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直到20世纪初,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平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对企业管理人员的需求也旺盛起来,MBA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很多人认为,MBA教育很好地诠释了美国梦,这与哈佛大学出类拔萃的1949届毕业生不无关系。这届毕业生中后来近1/3成了商业圈的领袖,其代表人物包括强生公司前CEO詹姆士?伯克、施乐公司前主席及CEO彼得?麦格拉,等等。这些商业领袖的成功故事虽然各有各的不同,但是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他们事业起到的奠基作用不能被否定。

    与美国MBA教育鼓励创新不同,中国传统的管理受到农耕文明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以组织稳定和社会稳定为最高原则,“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都阻碍着中国的创新动力(310328)。也正是在这种最高原则和思想的作用下,中国一直秉承着全局为重、求同存异、中庸适度的传统管理方法。虽然这种管理方法中蕴含了深厚的管理智慧,但如果无法真正做到平衡的话,也将从另一个方面扼杀创新性,给企业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束缚企业的发展。

    MBA给中国的管理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从某种角度来说,MBA带给中国管理者的不光是创新型的管制知识,更确切的说,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思维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企业在如何良性发展、如何做大做强、如何“走出去”等方面都有着强烈的探知需求。MBA教育在1991年适时地出现在中国,可谓正逢其时。企业的领导者们开始真正思考如何科学地去管理企业,而不单单是做生意那么简单。

    MBA就是一个系统的职业教育过程,可以说是为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而量身定制的。在商业基础、理解环境和个性化发展三个学习阶段下,开设了细分的课程,主要包括了管理行为、应用统计、金融会计、管理会计和控制、营销管理、金融学、生产及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经济分析等,还提供了包括财务控制、企业精神、技术管理等很多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实际商业案例的分析和研究,给中国传统的管理教育带来很多启发和借鉴。

    管理人才的储备

    哈佛商学院早年一位毕业生在毕业后拍摄了一部记录MBA校园生活的无对白电影,取名为《今天的未来领袖》。如今,中国有越来越多的MBA学子获得了成功,千橡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一舟、当当网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俞渝、优酷网CEO兼总裁古永锵是他们中的代表。虽然不是每个MBA的毕业生都能成为企业的领导者,拥有令人艳羡的未来,但MBA教育确实在人才储备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现代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再辅以商业案例的分析和决策技能的培训,MBA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那些具有实战经验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但是,MBA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护身符”,它重在培养一种综合思维和管理沟通的能力。由于报读MBA的多为已有工作经验而选择继续“充电”的学生,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能够结合经验、取长补短、快速成长。在很多商学院的课程设置中,案例练习与知识教学是同等重要的,有时练习更重于教学。很多案例练习的过程都与企业内部的合作非常类似,学生被分成不同的团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在完成案例练习的时候,不仅要应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与合作。这时,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了积累管理经验的过程。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各行各业中对于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每个商学院都在课程设置上很用心。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为例,该商学院全年有300多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比如该校从2007年开始设置了私募股权的课程项目,该项目的咨询委员会中,包括了已在私募股权领域从业多年的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校友,他们为课程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课程涵盖信用市场、后期Buyout收购、企业改组和风险投资实务等,带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式和深入的案例分析。同时,商学院的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俱乐部还为学生会员提供在纽约地区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只是目前很多顶级商学院的一个缩影,它们希望提供更多的渠道来开发学生的潜能。

    如今很多企业已经将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国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是“求贤若渴”。当然不可否认,国外的优秀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跨国商业网络的机会,学生更具国际化视野,但是他们在学成回国之后,也许要更用心地去思考如何将所学到的先进管理知识更好地应用于中国的企业中。未来,中国企业也许将更加需要中西合璧的MBA,国内的很多商学院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而将更多的本土案例融入到课程中,调整了本土案例与海外案例的比例。

    管理模式的创新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管理者必须把社会的需求转变为企业的盈利机会,那也是创新的一种定义。”MBA教育其实就是在培养这样的管理者,即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者,而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考验管理者的一个重要方面。MBA扎根中国20年来,从某种程度上说推进了中国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成长,加速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步伐。

    在MBA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通过国际顶级商学院的案例认识和研究“经营之神”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培训之道、学习麦当劳的市场营销策略、借鉴迪斯尼公司的员工意见沟通制度、消化通用电器公司的战略计划??虽然这些管理方法都是西方的经典案例,并不能完全照搬到中国,但是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MBA确实给中国企业的领导者打开了另一扇窗。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不断扩大,来自于国内国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领导者突然发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传统的经营管理思路显然已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无法维持一部更大的组织机器的高效运转了。这时,如何在竞争中达到有效的管理实现永续经营,成了企业领导者对管理进行创新和适时调整的原动力。

    说到中国管理模式的创新,不得不提张瑞敏带领下的海尔集团,海尔集团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管理的先行者。张瑞敏在引进西方的企业并购、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创新出了适合中国的管理模式,也就是着名的OEM(全方位优化管理)方法。OEM管理法以“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为准则,以“目标体系-日清体系-激励机制”三个体系为基础。这套方法的目标看似简单,但正切中了中国企业长久以来由于“大锅饭”造成的效率低下的要害。

    海尔集团在企业兼并收购方面也做得可圈可点,发展初期先后兼并了青岛红星电器厂、山东莱阳家电总厂、贵州风华冰箱厂等几十家硬件好但管理观念差,导致经营停滞不前的企业,这也是海尔集团结合中国国情最终选定的“休克鱼”(硬件好但管理思维落后的企业)类的兼并对象。在进入这些企业之后,海尔集团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管理改革,建立了质保体系和奖罚制度,调整组织内部结构,改革干部选报制度,调整市场销售战略,依托着先进的管理方法,企业最终改变了落后的面貌。

    如今,中国企业已经在国际经济的大舞台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2011年7月《财富》杂志发布的最新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企业达到了58家,这些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在代表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同时,也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管理能力。而在未来,中国将越来越需要MBA这样的专业管理人才,使管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高效。

    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MBA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光是传授了管理的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创新。我们不应该将MBA教育中的瑕疵无限放大,而应该总结20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提炼出更适合中国的企业管理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zgrd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