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际 >> 国际热点 >> 正文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 时间:2023-11-06 新闻来源: 人民网
  •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在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开展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过程中,我们认为一些问题应予以重视。建议:

      强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学习。结合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更高政治站位推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

      细化重点工作切口建言献策。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大兴调查研究,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任务,以高质量建言资政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深化民主监督。坚持协商式监督定位,持续加大对三北防护林、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工程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民主监督力度,实事求是反映情况,推动人民政协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

      优化对生态突出问题的协同研究协商。加强横向、纵向之间和区域、流域之间的协同合作,开展跨界别、跨专委会、跨领域以及与地方政协的联合调研、专题研究、民主监督,助力解决实际问题。

      强化政协人才、智力优势。充分调动政协常委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政协人资环委和环境资源界委员发挥专业优势,政协委员发挥联系广泛优势,坚持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传播。

      

      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  阮成发

      践行严密法治观,就是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轨道。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扛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责任。建议:

      完善生态文明相关法律制度。推动立法模式从“成熟一个制定一个”向系统规划、统筹推进、协同共进转变。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地方立法,使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更好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

      提升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能力。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理顺执法体制,优化综合执法机制,明确执法权限,建强执法队伍,强化科技化手段。更新执法理念,变被动回应型执法为主动回应型执法,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健全完善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

      依法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依法从严从快查处侦办、起诉、审理破坏自然资源案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震慑作用。推动建立跨区域联防、联动、联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作机制。研究制定行刑衔接机制,建立行政执法部门线索告知并配合公安机关取证、侦办制度,统一鉴定评估标准。推进专门公益诉讼立法。

      推动治理模式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治理,向高水平监管转变。加强审计监督,规范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专项资金使用,实现专款专用;根据立法调整增加用于自然保护地的资金项目。

      

      提高绿色技术体系化自主创新能力绿色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提高质量和可持续性。必须发挥制度优势,一体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和应用方式,强化统筹协调,推进绿色技术体系化自主创新,为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大科技驱动力和支撑。建议:

      统筹布局,发布国家推进绿色技术体系化创新应用行动指南。集成现有相关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规划及政策文件,强化统筹部署,编制绿色技术谱系图表,制定实施路线图,指导各行业协同推进。

      补短强长,提高绿色能源和绿色产业比重。进一步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加快可再生能源技术升级,攻克提高光伏效能、安全高效储能、安全氢能、绿色建材等关键技术。

      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能源输配方式变革。要抓住我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和燃气网建设改造的时机,强化行业协同合作,打破垄断,创新关键技术,使分布式能源占比更上一个台阶。

      与数字化融合,大幅提升绿色生产和消费水平。加大鼓励企业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和先进工艺,大幅提升产业节能降耗减排强度,全面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

      长远布局,抢占绿色技术颠覆性创新制高点。抓住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与国际并跑机遇,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克难关,在商业应用中勇于领跑。在动力电池、新一代发动机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解决永续清洁能源、绿色发展问题。

      新污染物是指新近发现或被关注,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或生物累积性等特性,易引发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或现有管理措施不足以有效防控其风险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四大类。围绕做好新污染物防治工作,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建议:

      在战略规划方面,面向保障公众健康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需求,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战略规划。接续《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深入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调研,识别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行业和区域,结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与现有环境管理体系,明确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目标,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中长期规划,谋划布局重大治理工程,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创新、社会共治的治理新格局。

      在法规制度方面,坚持依法治污、协同治理,加快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专门立法。统筹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物质、药品、化妆品以及大气、水、土壤等法律法规实施,明确各项法律的管控对象、适用范围、职责分工、管理制度和衔接机制,为依法开展新污染物治理保驾护航。

      在科技创新方面,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新污染物治理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专项。以战略目标和管理需求为导向,设立新污染物治理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集中攻克新污染物治理关键核心技术。

      在能力提升方面,加强技术、管理创新,全方位打造新污染物治理保障支撑力量。

      

      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当前,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难点依然在农村。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建议:

      更加注重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引领。要坚持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统筹县域、乡镇、村庄规划,既彰显特点特色,又体现整体协调,一体化推进,实现城乡功能互补,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更加注重乡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大对农村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防治,统筹厕改和污水处理,加快黑臭水体整治,推进农村治污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评估与激励,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更加注重乡村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农村生产生活各环节,着力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使乡村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促进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

      更加注重引导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要和美富民,不断增强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要筑巢引凤,持续提升乡村要素的吸引力、聚集力。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更加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形成持续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美丽乡村管护责任体系。理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合力。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监管制度。绿色消费既是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又是带动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绿色消费方面取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绿色消费理念普及不够、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相关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等。建议:

      加强绿色消费的宣传引导。充分发掘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转化为现代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在全国开展“绿色消费日”宣传和实践活动;利用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和相关社会组织,在基层有序开展“节粮、节水、节能”活动;倡导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开展绿色消费为主题的团建活动,发挥在职人员绿色消费的骨干作用;加强对在校学生绿色消费知识的教育,培养未来绿色消费的主力军。

      优化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绿色产品研发和制造力度,增加绿色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为市场主体提供选择绿色产品的广阔空间。发挥经营主体关键作用,鼓励市场自发进行绿色消费领域业态创新、场景创造、品牌更新、数字赋能,提高绿色产品的资源环境效益和消费者在绿色消费过程中的获得感。

      构建完善绿色消费体制机制。以全面促进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为关键,以科技服务、制度保障、激励约束为重要支撑,构建促进绿色消费的完整制度政策体系。加快绿色消费法制体系建设。建立标准统一、认证明晰、监管透明、评价合理、扶持有力的政策体系,保障绿色消费体系整体运行高效有序。

      

      以绿色金融助推大湾区绿色发展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zgrd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