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 抢跑几年,毁掉一生

  • 时间:2024-04-27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父母们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常常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培养各种才能。

    逼着孩子在各个阶段“抢跑”,兴趣班五花八门,曾经80、90后小时候的美术、舞蹈、音乐班等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在孩子的“内卷”需求。

    虎妈狼爸们也会执着于分享各种鸡娃干货,生怕自己的孩子是不出彩的那一个。

    追求孩子在起跑线上的胜利,似乎成为大多数家庭的共同目标。

    有一句经典的宣传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最直观地体现了作为家长想要孩子成长成才的决心。

    而这句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被拍成电影搬上了大荧幕。

    《起跑线》于 2017 年在印度上映,这电影豆瓣评分 7.9 分,是继《摔跤吧,爸爸》后又一部探讨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的口碑佳作。影片讲述的是一对父母拉吉和米塔为了不让他们的女儿皮雅输在起跑线上,从而费尽心机、不择手段要把她送进名校的故事。

    男主人翁拉吉经营着一家品牌服装店,女主人翁米塔则全身心地照顾他们的女儿皮雅。

    印度的阶级固化严重,这让米塔十分担忧孩子的教育问题,夫妻俩因此展开了对名校的追逐。

    拉吉和米塔从一开始常规化的操作到后面想以金钱利诱的投机取巧,最终不得不冒充穷人去抢夺穷人孩子的入学名额,一系列的故事围绕着他们一家三口而展开。

    影片中希达姆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观念,最终他们找到了内心的声音,不再固守思想认为只有名校才能教育好孩子。

    最终,这对夫妻改变了旧有的观念,选择跟内心和解。他们不仅将女儿送到了公立学校,还把所有资产投入到教育当中,从一开始只为小家,再到后来甘愿奉献,影片把一家人的成长体现地淋漓尽致。

    虽然整部影片围绕着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展开,但却在无形之中讲述了父母的自我救赎之路,这不禁让所有人发出思考:到底怎样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

    在中国,有一种现象,很多人已经见怪不怪了:一些孩子在学业上非常拔尖儿,在社交能力和情商方面却似乎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成长,变得相对成熟。见到长辈不会称呼,被亲朋好友问候时只想回避;与许多人一起吃饭时,旁若无人地将自己爱吃的全部“据为己有”;与同龄人相处时从来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有些人认为,这类社交常识孩子迟早会懂,上学期间只用管学业成绩就好,其他的并不重要。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对此,心理学教授贺岭峰是这样认为的:"我们老觉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学什么东西都有一个关键时期,早了也没用,晚了也没用。你把孩子该学习这个能力的时间,用来做另一件事儿,他这方面的能力就没有了。比如上初中,孩子们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社交。但大人往往会跟孩子说:不要乱交朋友,你(专心)学习就行了。等他上了大学或是毕业后,父母就会发现问题严重了:这些孩子因为情商低,社交能力差,人际交往处处碰壁,最后恶性循环,慢慢把自己变成了社恐。”

    除了社恐,很多人成年后的种种缺点,大多都是因为成长规律没有被遵循引起的。

    比如自理能力差,很多人20来岁还不能照顾好自己,因为错失了培养独立能力的时机;比如孩子成年后思维固化,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大脑过早地被僵化的知识填满。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谈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一个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好的教育,就是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前的心愿,都是希望他幸福健康过一生。

    但渐渐地,在内卷的裹挟下,不得已踏上了“军备竞赛”的轨道。

    在一个人人抢跑时代,如何安放一颗焦虑的心,如何保护孩子不受焦虑大环境影响,做一个有幸福能力的人?

    前段时间,清华心理学教授彭凯平的一段发言上了热搜,很多人觉得挺“扎心”。

    “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活出什么样的生活,无一例外,就是幸福的生活。你说那你孩子现在应该学习什么?一定要学赚钱的本领,打工的本领,理想和技能之间是完全不对等的。我们的教育培养的都是打工人,我们真的没教如何开心。”

    正如网络上打工人的吐槽,“上班的心情就如上坟。”

    似乎很难听到几个人觉得工作很愉快,更多的声音是为了生存不得不上班。

    彭凯平的话指出“不开心”源头:我们的教育没有教孩子如何开心。

    工作很难,压力很大,竞争很惨烈……

    这其实从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教育内卷带给孩子的压力不比上班小。

    伴随着教育内卷,还出现了“鸡娃”“坑校”等热词,它们都是由焦虑的家长们发明出来的。

    抢跑、鸡娃带给孩子的感受,也不见得比工作轻松。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想要培养一个幸福的普通人,确实任重道远。

    网上曾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段子:

    去年上海某机构一项调研显示:

    1280名接受调查的家长中,98%都在“抢跑”,55.5%的家长,把“幼升小”准备期提前至幼儿园中班。

    “让孩子赢起跑线上”的焦虑情绪,在家长中间,不断蔓延。

    卢梭,曾提到著名的“剧场效应症”,跟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如出一辙: 

    大家都坐着观看电影,前面突然有人站起来看,后面的人为了看清楚,也跟着站起来看,最后大家都站起来看。

    张炘炀,从小头顶“神童”的光环。

    他曾是中国最年轻博士,4岁读小学一年级,6岁升入五年级,9岁直接上高三,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士。

    自入学起,张炘炀父母开启“抢跑之路”,他也开始了频繁跳级的读书生活。

    他被人们奉为天才少年,所到之处,皆是鲜花和掌声。

    前些时日,一则“16岁读博士神童张炘炀现状”的采访视频,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今年28岁的张炘炀,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坦言:

    他现在没有固定工资;在一线城市租房居住,卡里只剩几千块 ;每隔两三个月父母就会打过来1万块钱。

    当年的神童“跌落神坛”,泯然众人也,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

    伴随着学业上的巨大成功,张炘炀的心理年龄却停滞不前,他严重缺乏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读硕士期间人际交往出现困难,沉迷电脑,并且拒绝学习。

    读博期间,张炘炀的学业处于停摆状态,无法沉下心钻研学术,经常更换研究课题,导致他用了8年的时间才博士毕业。

    张炘炀的经历,给了很多热衷于“抢跑”“鸡娃”的家长一个警示。

    知名幼教专家邹平老师曾说过:“相比较没有过度学习小学知识的孩子,那些提前学习的孩子他们的知识基础相对较高,刚入学时,对新授课程毫无压力,倍感轻松。所以他们自以为很聪明,老师讲的知识自己都学会了,从而就导致不再认真听课,不再专注思考,长此以往养成了不专心的坏习惯,到了三年级,老本吃完了,又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滑坡也就显而易见了。”

    提前抢跑,大概率会导致“三年级效应”的发生。

    正式入学以后,孩子也需要适当的留白和空隙。

    最近看到这么一个说法,我觉得还挺有道理:我们的孩子,可能就是会成为狭窄的一代。生活的空间狭窄、时间狭窄、经历狭窄,尤其是选择狭窄。做作业是必须的,考上大学是必须的,找到工作是必须的。看似人生有很多路可走,其实一环扣一环,压根别无选择。

    为了卷过同龄人,争取未来更大的生存空间,孩子只能拼命努力,一路狂奔。

    幼儿园学小学的知识,小学学初中的知识,初中提前学高中知识。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学习,但大脑也是需要休息和放空的。

    当人处于放松时,大脑才有机会把这些知识消化,转变为自己的一部分。

    人的很多灵感和创意,也往往是在大脑放空时,不经意产生的。你把孩子的时间填得太满,他感受不到乐趣和价值,生命力也会丧失殆尽。

    有这么一个视频:

    一个8岁的小女孩躺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流着泪对爸爸倾诉:自己压力太大,想离开这个世界。

    “我不想再存在这个世界上了,别人家孩子爱存在不存在吧,我不想了,一是跟你受苦,二是你要求这样要求那样要求太高了! ”

    “我这都不叫人生吧,我这叫经历吧。”

    其实,这不是女孩第一次表达自己的痛苦了。之前她就曾因为学习压力大,声泪俱下地诉说:

    “……我哪里差?你可以随便说,我可以改。但是我要有自由的时间。我写完作业了,我把自己的事情干完了,难道我玩还有问题吗?”

    没有休息,没有玩耍,没有自己的时间,让她感到窒息,甚至年纪轻轻就觉得人生无意义。

    “一个被填满的孩子,是不会有未来的。好的教育像中国画,需要更多的留白。”

    学习上留白,能让孩子拥有求知欲和进取心。

    思维上留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力。

    时间上留白,可以锻炼孩子的自制力、内驱力和自我排遣的能力。

    很多父母,对孩子做的事情会带有“功利性”。然而,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些看似无用之事,却是必不可少的佐料。

    比如陪孩子观察一下午的蚂蚁,去树林里观察刚萌发的新芽,去看池塘里的小鱼和蝌蚪,让孩子在体验中收获纯粹的快乐,也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提出:生活就是教育。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有用和没用之间的界限,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衡量。让孩子多去体验生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可以更好的唤醒孩子的生命力。

    陪伴孩子成长,父母需要适当放下对“有用”的执念,允许孩子有一些时光,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一些无用之事。

    很多当下看似无用的东西,极有可能成为孩子未来成长路上的养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zgrd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