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禹州市中强钧窑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位于禹州市西南神垕镇境内,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禹州市中强钧窑有限公司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公司生产的钧瓷有鸡血红、拉丝红、满天星等多种铀色,颜色鲜亮,丰润,窑变自然丰富,品种有人物、花瓶、吉祥物、炉、鼎和具有寓意的异型件等200多种,品种全式样多,其主要作品有:高1.1米、1.2米、1.5米和3.4米的大花瓶。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烧出窑变铜红釉,并衍生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鸡血红等多种窑变色彩,宛如蔚蓝色的天空出现一片彩霞,五彩渗化,相映交辉。釉中的流纹更是形如流云,变化莫测,意境无穷。钧瓷之所以备受世人喜爱,驰名中外,主要原因是釉色绮丽多变而产生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但钧瓷的烧制是一种复杂的高难技术,还原程度很难控制。古有“钧不过尺“之说,钧瓷大件很难成型,过尺就烧不成,而中强钧瓷有限公司研烧出来的大花瓶达3.4米之高,堪称我国钧瓷有史以来的钧瓷之最,是钧瓷大件的一个奇迹,是禹州市中强钧窑有限公司的骄傲,也是残疾人们的骄傲,禹州市中强钧窑有限公司在钧瓷行业中已颇具盛名,受到同行业和各界人士的好评,相信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在残联的关怀下禹州市中强钧窑有限公司将会更上一层楼。
 
       有意向的朋友可以到公司参观,相互交流,期待与您的合作!
 
 
身残志坚写人生—禹州市中强钧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中强
身 残 志 坚 写 人 生
—禹州市中强钧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中强先进事迹材料
    人们在面对人生的不幸时,有些人选择做命运的奴隶,有些人却坚持做生活的强者。禹州市神垕镇的张中强在面对命运带来的不幸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笑面人生,努力做命运的主人,在坎坷的人生路上挺起自尊的脊梁,用残缺的肢体弹奏了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强音,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性的坚强。
一、勇闯商海,踏上创业之路
     1957年,张中强出生于禹州市神垕镇一个普通家庭,在他一岁多时,患了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左腿不能走路。当张中强长到两岁的时侯,父母迫于生活压力,曾把他扔到山上,爷爷知道后又把他抱回家,并坚定的说:“瞎子瘸子也是生命,咱不能放弃”。肢体的残疾让张中强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由于行动不便,他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同龄的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直到十岁那年他才入学,不能行走,爷爷就用树枝给他做一个拐杖。虽然行走不便,但学习知识的信念在他的心里从来没有动摇过,当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家里又穷,父母想让他在家呆着,在他强烈要求下,勉强读完初中。 
    17岁那年,张中强走上社会,先是经人介绍到了一家镀镜厂学习两年镀玻璃,又跟着别人卖毛线、卖布匹,走街串巷加工沙发。生活中,张中强承载了过多的苦难,也让他在现实生活的磨练中成熟了许多。张中强常想,自己还有健全的双手和头脑,一定要闯出一片天地来。后来,张中强拜师学习雕塑手艺。1993年,看到很多人“下海”淘金,一直跃跃欲试的张中强怀揣300元本钱,踏上了创业之路。 
     1993年6月,经过市场调查分析,张中强决定生产青铜器,他认为青铜器工艺品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制作成功的仿古青铜器,不仅再现了历史的风貌,而且还可以做为室内装饰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当第一个工艺品方鼎浇铸出来时,张中强一下子傻眼了:本应方正的方鼎变形的极不规则!
     普通人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面对困难和暂时的失败,张中强没有气馁。张中强觉得还是自己的技术不过关。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多次到洛阳、安阳等地拜师学艺,有的师傅不愿意教他,他就给人家当学徒、打工还不要工钱。回来后,他又把自己关在操作间整整一个月。经过研究琢磨,并多次进行实体雕刻模具制作、青铜器工艺品配方、浇铸、雕刻的试验。张中强经过无数次失败,他渐渐摸索出了规律,并成功地制作出工艺品方鼎。技术难题解决了,接踵而至的是资金困难,创业时的300元早已花光,为筹措资金,他东挪西借,求亲告友,遭受不少白眼,他至今清楚的记得,当他鼓足勇气向一位朋友借500元时,朋友带着疑惑的目光说:“就你这样还想搞企业?”钱自然没有借成,但那人鄙视不信任的目光却让张中强铭记在心,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干出名堂,别人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成功。通过亲戚找借和街坊邻居找借和帮助,资金问题终于解决了。有了资金张中强一心扑在厂里。在生产过程中,张中强白天下车间操作,晚上则潜心研究设计图纸,对制作工艺不断加以改进,使工艺配方更为合理,产品更精致。
    人生自古多磨难。1997年9月的一天,张中强正在专心制作工艺方鼎时,因腿脚不灵便,作坊中的开水锅被碰翻,屋子里一下子被滚水和蒸汽所笼罩。当时,屋里还有两个孩子,惊而不慌的张中强扔掉拐杖,立即把两个孩子推出屋外,自己却晕倒在屋门口,当他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里,右腿被重度烧伤。创业的征程中,尽管张中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是他从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在苦难中不断发展。在他的努力下,他制作的仿古青铜器不仅工艺精细,做工考究,而且铜锈斑斑中透着一份沧桑,很受顾客欢迎。。
二、创新业,再闯人生又一峰
    张中强虽然是个残疾人,他却不甘心安于现状。2009年,随着钧瓷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国内外钧瓷市场异常活跃。为把企业做大做强,张中强又把目光投向钧瓷生产上来。得知张中强想发展钧瓷,不少人对他说:“这几年才搞出名堂,又不缺钱,该歇歇了,整不成咋办?”张中强知道,干企业就意味着风险,但平平庸庸不是他的性格,别人的劝阻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钧瓷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但张中强知道钧瓷的烧制是复杂的高难技术,还原程度很难控制,加上过去由于使用的是松木窑,窑温难以达到均衡,从而影响到钧瓷釉彩的成色。为此,他潜心研究,在釉色上,采用新的配料,使钧瓷的色彩更加斑斓。在烧造设备和技术上,进行了改良,采用高速拉坯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废品率。烧造由煤烧改燃气,火力均匀,使釉面洁净,色彩更加鲜亮。
     钧瓷产品试制成功了,张中强又在扩大产量上动起脑筋,2009年他多方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在神垕镇南大门建一个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新厂,配套建设一个8平方的燃气窑和6平方的环保煤窑,张中强边干边学,终于掌握了烧制钧瓷的全套技术,他的中强钧窑有限公司也步入正轨循环的发展轨道。
三、讲诚信树品牌,不断开拓市场
     多年来在商海的滚爬摸打,使张中强深深体会到,要想成功经营一个企业,光靠吃苦精神还不行,必须讲质量、讲服务、讲诚信、树品牌。十七年来,他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把讲诚信放在第一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他对每一件产品、对每一道工序都是精心细致地去做。从将准备铸造器形塑出泥模的塑模、烘烧定型,到最后浇注出成品。他全部亲自操作,亲眼看着下料。他的想法就是让每一件产品都是质量上乘,让每一位顾客都是满意而去。由于质量过硬,到他这里来买产品的顾客越来越多,赞扬的话越来越多,回头客越来越多,厂里的活儿也越来越多,以往发愁没处卖的难题解决了,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工艺品青铜器先后畅销到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型仿古市场,并远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他制作的方鼎被北京历史博物馆收藏。著名影星张铁林看了张中强制作的工艺方鼎后,亲笔为其题词“梦笔生华,艺术无价”。
四、回馈社会,奉献一片深情 
     创业是为了获得财富,创造人生的价值。如果说,刚开始创业是为了自立、自强,那么现在,张中强感受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他常说:“我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对于弱势群体,我能深刻体会到他们更需要帮助,让他人感到社会的温暖是我最大的心愿……”神垕镇东大街的乔庆斗,儿子早逝,留下一个孙子,妻子常年有病,张中强先后无偿送给他8000多元;有一位街坊一家四口人,父亲尚年老多病,母亲是哑巴,两个孩子也是哑巴,家庭没有经济收入,他得知后,把哥哥尚同林招到厂里当了一名工人,并让他学了一门造模型技术,月工资1500.00多元。还有同村张良38岁,从小也是小儿麻痹后遗症,并安置他学习抛光、打磨、焊接技术,月工资1500.00多元,最近帮助他又找了个对象成了家。安阳滑县聋哑人刘立,对生活无望,张中强知道后,将其招到厂里学技术,现在每月收入1500元,成为自食其力的人;神垕镇学生杜鹃,父母离异,母亲有病,仅靠每月母亲500元退休金维持生活,张中强连续三年资助其上学,并表示只要孩子考上大学继续帮助她……。这就是张忠强一个把奉献当作快乐的人,在神垕镇东大街,街坊邻居都说,那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10多年来,他用真切的行动温暖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的心灵,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他用拐杖支撑起的身体为人生画出了最美的轨迹。
     另外,张中强想方设法为残疾人员创造就业机会。招残疾人员进入他的企业工作,先后安排残疾人员再就业30多人次、目前,中强钧窑有限公司近一半的员工都残疾人员。张中强还很关心他们的生活,鼓励他们和自己一样找准路子,努力改变现状,让他们备感温暖。
     十七年风霜雪雨,十七年坎坎坷坷,十七年孜孜追求。张中强,这位身残志坚的商海弄潮人,以其超凡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性格,书写出人生完美的乐章。
     目前,禹州市中强钧窑有限公司,位于禹州市西南神垕镇境内,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企业拥有资产6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80万元,占地面积4996平方米,建筑面积3010.67平方米。现有职工60人,其中:技术人员10人(河南工艺美术大师4人、陶瓷学院毕业大学生6人),下岗职工、残疾人40人。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禹州市中强钧窑有限公司生产的钧瓷有鸡血红、拉丝红、满天星等多种铀色,颜色鲜亮,丰润,窑变自然丰富,品种有人物、花瓶、吉祥物、炉、鼎和具有寓意的异型件等200多种,品种全式样多,其主要作品有:高1.1米、1.2米、1.5米和3.4米的大花瓶。古有“钧不过尺“之说,钧瓷大件很难成型,过尺就烧不成,而我们研烧出来的大花瓶达3.4米之高,堪称我国钧瓷有史以来的钧瓷之最,是钧瓷大件的一个奇迹,是禹州市中强钧窑有限公司的骄傲,也是我们残疾人的骄傲,禹州市中强钧窑有限公司在钧瓷行业中已颇具盛名,受到同行业和各界人士的好评,相信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在残联的关怀下禹州市中强钧窑有限公司将会更上一层楼。
     现在张中强已被授予河南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美誉,也被评为河南省残疾人企业家,他自强不息的事迹也刊登在8月23日的<<禹州通讯报>>上,展望未来的发展,他信心百倍,目标远大,“我要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发展民营企业的大好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振兴民族品牌为己任,以中强钧窑有限公司为依托,通过发展壮大企业经济,带动当地更多的群众、更多的残疾人走上小康之路,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应用的贡献。”